2011年5月3日,立法院通過修正案新增《會計法》第99-1條,為2006年12月31日以前之行政首長「特別費」不當支用除罪。
我飛出了台南家族人脈交織起來的生活圈,滿心歡喜,以為自己終於自由了,卻渾然不知,那時的台灣上空正籠罩著一團巨大的政治烏雲。沉浸在律動中,總讓我好快樂,每個細胞都精力充沛地活著的感覺,實在是太美妙了。
我大哥來看我演出,只說既然喜歡就好好練,叫我加油。由於那時候,政府並不支持芭蕾舞或現代舞,因此,整個一九五○年代,全台到處充滿學習「民族舞蹈」的熱潮。有大哥的支持,我也就安心地背著父親,繼續上課。由於男舞者太少,蔡老師覺得我的外型跟基礎都還不錯,人又高大,就訓練我個人舞蹈,有一天,她突然跟我說:「民族舞蹈比賽快開始了,我給你安排一個山地同胞的舞蹈,比較豪放的,你一個人跳好嗎?」我很意外,但答應了。我只是個來學舞蹈的單純學生啊。
考不上的話,我就會被抓回台南或被安排進某個公司去工作,那就會離夢想更遙遠了。那時,她才剛被釋放回來,重新在農安街的舞蹈教室教舞,教室裡還有一位負責監視的人——「林老師」。只要掌握以上兩個原則,就不會再搞不清楚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使用的時機了。
(以過去分詞描述我對派對的感受) This is such a boring party; Im heading home. 這場派對好無聊,我要回家了(以現在分詞描述派對給人的感受) Im excited about my trip to New Zealand. 我對我的紐西蘭之旅感到興奮。只要掌握以上兩個原則,就不會再搞不清楚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使用的時機了。要表達震驚用Im shock哪裡錯了?複雜的英文分詞用法,VoiceTube一次幫你釐清。
(以現在分詞描述這則新聞給人的感受) Im bored by this party; Im heading home. 這場派對令我感到無聊,我要回家了。現在分詞 現在分詞表示「主動」的概念,也就是被修飾的名詞本身可以自行完成某個動作,或是能給予他人某種感受,句型為「動詞+ing主動」表「令人…的」。
完美搞定分詞使用 -ed與 -ing的時機。你知道Im shock! 其實是錯誤的用法嗎?正確的說法是Im shocked! 那麼I have shocking news.(我有令人震驚的消息)的動詞後面為什麼是加 -ing 呢?其實這些都是英文分詞的變化。(以過去分詞描述我對紐西蘭之旅的感受) My trip to New Zealand was very exciting. 我的紐西蘭之旅非常刺激。過去分詞 過去分詞代表「被動」概念,用來修飾「人」時,表示其受到他人或事物的影響,而感受到某種情緒,句型為「動詞+ed被動」,表示「(人)因…感到…」。
(以現在分詞描述紐西蘭之旅給人的感受) 英文常見分詞 英文對話裡,很常用分詞修飾名詞的性質、狀態或動作,除了可以讓對話內容更生動外,正確地使用它們表達特定情緒還能增添更多臨場感喔。(以過去分詞描述我對派對的感受) This is such a boring party; Im heading home. 這場派對好無聊,我要回家了。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都可以做為形容詞,用以修飾名詞或代名詞,除了形容動作,也可以描述情緒,但依據使用的場景與想要表達的情境,會有不一樣的用法。(以過去現在分詞描述我因這則新聞感受的情緒) The news was very shocking. 這則新聞非常令人震驚。
在深入了解動詞什麼時候字尾要加ed、什麼時候加ing前,讓我們先來認識「分詞」吧多吸收失智的相關資訊,有了瞭解,才能進一步同理心,減輕誤解帶來的負面心情。
媳婦心中委屈跟丈夫訴苦,但作兒子的面對爸爸的問題,除了兩邊各自安撫,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。而「妄想」這部分,最常見的就是「被偷」、「被害」、「嫉妒」等類型。
對話儘量簡單明瞭,一次只聊一個話題,善用手勢、語調來強化表達的內容。不論是政府的福利措施,或是像民間的臨時照顧服務等,都可以搭配採用。免得照顧者一倒,被照顧者也跟著落入悲慘的狀況。邱家這兩、三年來一直很苦惱,因為照顧邱媽媽的外籍看護老是換人。避免在這個話題上一直爭論,盡快轉移話題。當失智長輩出現妄想時,應對上要把握六個重點: 不需要試圖說服對方。
多利用外部資源,像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可以提供許多諮詢服務,並轉介解決途徑。照顧失智家人常比照顧臥床病人還要來得辛苦,主要就是除了體力上的負荷,更多的是來自於情緒或心理上的壓力。
耐心聽對方訴說,眼睛看著他,並以和緩輕柔的語調與之互動。像前述的林伯伯的媳婦,常被誤會偷竊,長期下來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困擾,這類狀況導致憂鬱症的案例,更是時有所聞。
「我存摺裡的錢怎麼少了?」失智的林伯伯老是懷疑媳婦偷他的錢,不論家人怎麼跟他解釋,他都無法接受。原來失智的邱媽媽,老是懷疑女性外籍看護會勾引自己的丈夫,只要看到看護與丈夫稍有接近,就會破口大罵對方「狐狸精」,看護做一陣子就受不了了,只好重新找人來接手。
照顧失智家人時,除了要注意對方的狀況,更要先把自己顧好。事實上,失智到了中、重度以後,還會出現妄想、幻覺、失語等現象。面對長期的壓力,要懂得利用不同方式來緩解,例如:適時安排休閒娛樂、找尋情緒諮商,或去喘息服務的照顧咖啡館等等。用對方喜歡的事物,轉移他的注意力,例如放他愛聽的老歌,看最疼的孫子照片等等。
如「優照護」等居家照護平台除了可媒合居家的照顧服務,還能提供職能治療師、藝術輔療師等專業人士到府,對緩和失智狀況常有明顯的幫助「我存摺裡的錢怎麼少了?」失智的林伯伯老是懷疑媳婦偷他的錢,不論家人怎麼跟他解釋,他都無法接受。
如「優照護」等居家照護平台除了可媒合居家的照顧服務,還能提供職能治療師、藝術輔療師等專業人士到府,對緩和失智狀況常有明顯的幫助。當失智長輩出現妄想時,應對上要把握六個重點: 不需要試圖說服對方。
多利用外部資源,像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可以提供許多諮詢服務,並轉介解決途徑。照顧失智家人常比照顧臥床病人還要來得辛苦,主要就是除了體力上的負荷,更多的是來自於情緒或心理上的壓力。
用對方喜歡的事物,轉移他的注意力,例如放他愛聽的老歌,看最疼的孫子照片等等。原來失智的邱媽媽,老是懷疑女性外籍看護會勾引自己的丈夫,只要看到看護與丈夫稍有接近,就會破口大罵對方「狐狸精」,看護做一陣子就受不了了,只好重新找人來接手。避免在這個話題上一直爭論,盡快轉移話題。多吸收失智的相關資訊,有了瞭解,才能進一步同理心,減輕誤解帶來的負面心情。
對話儘量簡單明瞭,一次只聊一個話題,善用手勢、語調來強化表達的內容。免得照顧者一倒,被照顧者也跟著落入悲慘的狀況。
耐心聽對方訴說,眼睛看著他,並以和緩輕柔的語調與之互動。像前述的林伯伯的媳婦,常被誤會偷竊,長期下來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困擾,這類狀況導致憂鬱症的案例,更是時有所聞。
面對長期的壓力,要懂得利用不同方式來緩解,例如:適時安排休閒娛樂、找尋情緒諮商,或去喘息服務的照顧咖啡館等等。事實上,失智到了中、重度以後,還會出現妄想、幻覺、失語等現象。